高校招生新趋势:研究生人数首超本科生,平衡规模与质量成关键
资讯来源:展鹏教育
责任编辑:马小萄
发布时间:2024-09-18 10:20:46

      考研现象日益“高考化”,这不仅对本科教育的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也影响了研究生生源的整体素质。为了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坚决避免教育泡沫和学历内卷,转变当前应试考研的倾向。兰州大学官网的数据显示,该校研究生数量首次超过了本科生,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多所高校研究生人数的增长,究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是仅仅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兰州大学最近宣布,2024年在校研究生数量首次超过本科生。这一趋势是否合理,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

去年,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的消息一度成为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北京高校预计全日制毕业生中,研究生人数比本科生多出3万人。

不可否认,我国硕士和博士招生规模的扩大,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学历人才。然而,伴随着这一趋势,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研究生学历的贬值、学历的过度消费以及高学历与低就业之间的矛盾。

      调查显示,我国80%的家长期望子女能够读到研究生。同时,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也希望通过举办研究生教育来提升自身的办学层次和水平。因此,无论是从考研需求还是从学校办学的角度来看,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在当前都是受欢迎的。

      但是,我们是否应该继续追求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增长,已经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国究竟需要多少研究生?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是否能够保证培养质量?

实际上,如果不能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大,可能会加剧考研的“高考化”和学历内卷,这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兰州大学作为985工程的研究型大学,其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或许有其合理性,但其他普通大学是否也应该大幅提高研究生招生规模,这需要进一步的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考研已经出现了“高考化”的趋势。考研报名人数从2015年的164.9万激增至2024年的438万,本科毕业生普遍考研的现象日益明显。这一趋势与同期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大幅增加不无关系。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从2015年的64.51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130.17万人,增长了一倍多。然而,扩招的比例远远低于考研人数增加的比例。

如果继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考研的“高考化”。许多本科毕业生可能会将攻读研究生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

      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围绕考研组织本科教学,导致非考研科目的教学被边缘化,这使得本科教育变得不完整。有些理工科学生甚至在本科期间没有进行过实验。大量学生被卷入考研的竞争之中,这可能导致一些学生虽然考研成功,但整体素质并不高,缺乏基本的学术能力;而那些考研不成功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也因缺乏竞争力而难以找到工作。

为了进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我们必须杜绝教育泡沫和学历内卷,扭转应试考研的趋势。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完整且高质量的本科教育。研究生考试招生可以逐步推广申请审核制,学生根据自己的本科学业成绩和统一测试成绩向招生高校提出申请,高校则根据学生的本科学业成绩、学术潜能和综合素质进行录取。

      对于研究生培养单位来说,必须重视培养质量。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一名导师同时指导数十名硕士、博士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这在实际教学中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应有的学术训练。这导致许多学生在短短的两年或三年时间内“混日子”,从而导致研究生教育出现泡沫化。

      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整体教育体系中属于“过渡教育”,它既可以为攻读博士做准备,也可以为求职进行职业化训练。如何形成硕士教育的特色,还需要高校进一步探索。

此外,在学术硕士和博士的培养中,受到“唯学历”和“唯论文”评价体系的影响,许多高校以发表论文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并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许多学生在没有接受系统学术训练的情况下就被要求迅速产出论文成果,这催生了急功近利和学术不端的行为。

      只有严格把关培养质量,确保每个研究生都能获得真正的学术训练,才能挤掉研究生培养中的水分,促进用人单位转变用人导向,重视考核人才的核心能力和素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免费直播
复试概述综合面试复试英语
  关注我们
扫码下载APP 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备考信息
扫码添加学习顾问 1V1报考指导领取学习干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