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大学毕业生的预期人数预计将达到1222万,相较于今年增加了43万。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一些毕业生可能会感到压力山大,甚至有人表示在找工作时不再过分关注薪资,只要能找到工作就行。然而,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数据,73.5%的00后受访者在选择工作时,主要考虑的还是薪资待遇。经济学家朱少平也指出,如果一份工作连基本生存都无法保障,年轻人不看工资还能看什么?
关于全国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薪资真实情况,以及哪些专业的毕业生薪资更高,我们可以从《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中获得一些洞见。这份报告涵盖了国内300多个城市地区、200多个行业细分领域、50多万家企业、100万多万条毕业生数据,全面反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收入变化。报告显示,2023届毕业生的整体薪资相较于去年有所上升,上涨幅度在500-2000元左右。
在薪酬排行榜中,73所高校的毕业生平均月薪突破了万元大关。具体来看,清华大学以13221元的平均月薪领跑全国,而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也位列前十。这些数据为我们揭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薪资的真实情况,以及不同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水平差异。
从薪酬数据来看,有50所高校的毕业生平均月薪超过了11000元,而73所高校的毕业生月薪均值超过了10000元。在这些高校中,排名靠前的依然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大学等985、211工程院校,这些名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依然显著。
面对这样的数据,一些同学可能会感到沮丧:难道只有顶尖学府的学生才能获得好的工作机会吗?我们这些来自普通院校的学生就没有希望了吗?
其实,不必过于悲观。在薪酬排行榜的TOP100中,一些非985/211院校的表现同样亮眼,例如深圳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这些学校的专业实力强大,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不逊色于一些重点院校。
毕业生的薪资水平不仅受到学历的影响,还与所学专业、社会需求、个人能力以及行业特性等因素紧密相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同等学历条件下,那些与新兴行业发展趋势紧密相关且人才需求旺盛的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往往更具竞争力。
正如张雪峰所言,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选择专业应当优先考虑,因为专业将伴随你的一生,它不仅是你谋生的手段,更是你的技术根基,是你立足社会的根本。
大学月收入最高的本科专业揭晓:计算机类专业薪资优势显著
专业的选择对学生的职业定位、技能培养和市场竞争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紧跟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对个人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大学专业的调整力度空前,教育部正积极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并新增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
在众多专业中,哪些更受市场青睐?麦可思《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提供了答案。报告显示,2023届毕业生月收入最高的本科专业是信息安全,平均月薪为7756元,其次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7151元)、软件工程(7061元)。
在月收入Top20专业中,计算机类专业薪资优势明显,其中9个是计算机类专业,5个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此外,报告还追踪了2018届本科生毕业五年后的薪资情况,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薪资月收入保持领先,分别为14463元、13393元,充分展示了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较高的薪资回报。
这些专业之所以高薪,与其行业需求旺盛、技术门槛高、专业性强等特点密不可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助推了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繁荣,行业对这些领域专业人才的渴求将进一步升温,旺盛的人才需求将使这些高壁垒专业就业竞争力充分显现。
尽管互联网行业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但随着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和技术创新的加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当前,具备实战经验的中高级程序员成为了招聘的主流。
作为IT教育的佼佼者,我们已在行业深耕18年,累计培养了超过30万名优秀的数字化人才。我们始终坚持“课程优质、师资卓越、服务周到”的理念,不断提升课程和项目的标准,真实模拟企业级的工作场景,助力学生实现高起点就业。
在黑马,我们不仅提供前沿的技术知识,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许多学生在加入黑马之前都是零基础,但通过系统的学习,毕业后成功进入了腾讯、美团、京东、华为、比亚迪、B站、顺丰科技等知名企业。
紧跟时代的步伐,黑马的各个热门学科已经全面融入AI技术。通过与AI大厂合作、引入AI大模型、自主研发AI学习工具等手段,我们帮助学生学习AI、理解AI、运用AI,使他们成长为能够用AI赋能工作的新时代数字化人才,为未来的职场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业两年后月薪达到18K的李同学表示:“只要认真学习,从黑马学到的实战能力和项目经验绝对物超所值。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更强,即使不能进入大厂,获得的薪资也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