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大学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材料物理化学
一、考查目标
该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判别考生是否具备从事科研工作的所要求的基本专业知识及技能。考生应系统复习本考试大纲考察范围内的内容,重点掌握材料物理化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并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
主要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三、考查范围
(一)晶体结构基础
掌握:晶体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单位平行六面体的划分原则,晶体的对称要素、点群、晶面符号与晶棱符号,结晶化学的基本原理,晶体的宏观对称,晶体的微观对称,晶胞的概念,空间群的概念,球体紧密堆积原理;金刚石结构、NaCl 结构、硫化锌结构、萤石结构、金红石结构,刚玉结构、钙钛矿结构、尖晶石结构等典型晶体结构的特征,以及晶胞参数等的计算;硅酸盐结构与分类,各种类型的典型硅酸盐结构。
熟悉:晶体的宏观对称,晶体的微观对称,晶胞的概念,空间群的概念,球体紧密堆积原理,NaCl 结构、金刚石结构、萤石结构、钙钛矿结构、尖晶石结构和层状硅酸盐结构,离子晶体结构中负离子的堆积方式、正离子的配位数、正离子占据的空隙位置。
(二)晶体结构缺陷
掌握:点缺陷的概念与类型,热缺陷的分类,热缺陷浓度的计算,固溶体的概念与分类,能熟练书写缺陷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相应的固溶式,形成连续置换型固溶体的条件,组份缺陷的形成原因,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间隙型固溶体的形成规律,固溶体的研究方法,位错的基本概念,刃位错与螺位错。
熟悉:点缺陷的概念与类型,固溶体的概念与分类,能熟练书写缺陷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相应的固溶式,点缺陷浓度的计算,形成连续置换型固溶体的条件,组份缺陷的形成原因,刃位错与螺位错。
(三)非晶态固体
掌握:熔体的概念,粘度的概念,玻璃的通性,玻璃态物质的形成方法,玻璃形成的热力学观点和动力学手段,形成玻璃的结晶化学条件,玻璃的结构,硅酸盐玻璃的结构特征和玻璃结构参数的计算,硼酸盐玻璃。熟悉:玻璃的结构,粘度的概念,形成玻璃的结晶化学条件,玻璃结构参数的计算。
(四)材料的表面与界面
掌握:固体的表面力场、晶体的表面结构,固体表面的双电层对表面能的影响,弯曲表面效应,润湿与粘附的概念与特点,表面粗糙度对润湿的影响,界面行为,晶界结构与分类,多晶体的组织;粘土的荷电性,粘土的离子吸附与交换,粘土胶体的电动性质,粘土泥浆的流动性和稳定性,粘土泥浆发生触变性的条件,粘土具有可塑性的原因。
熟悉:固体表面的双电层对表面能的影响,润湿与粘附的概念与特点,表面粗糙度对润湿的影响,粘土的荷电性,粘土泥浆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五)相图
掌握:相图的基本知识,水型物质与硫型物质,单元系统相图,可逆与不可逆多晶转变的单元相图,二元系统相图的特点,二元相图的分析。熟悉:可逆与不可逆多晶转变的单元相图,二元系统相图的特点。
(六)扩散与固相反应
掌握:扩散的基本特点,影响固体材料中扩散的因素,扩散动力学方程,扩散过程的推动力,微观机构与扩散系数,扩散系数的一般热力学关系,本征扩散与非本征扩散,点缺陷浓度与质点扩散的关系及其计算,非化学计量化合物中的
扩散特点;固相反应及其动力学特征,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
熟悉:扩散过程的推动力,扩散系数,扩散系数的一般热力学关系,本征扩散与非本征扩散,点缺陷浓度与质点扩散的关系及其计算。
(七)相变
掌握:相变的分类方法和特点,一级相变与二级相变,马氏体相变的特征,相变过程的不平衡态与亚稳区,相变过程的推动力,晶核形成条件,影响析晶能力的因素,液-固相变过程动力学,分相的结晶化学观点,液相的不混溶现象。熟悉:相变的分类方法和特点,马氏体相变的特征,相变过程的推动力,晶核形成条件,分相的结晶化学观点。
(八)材料的烧结
掌握:烧结的概念与模型,烧结的定义,烧结过程的推动力,固态烧结中的蒸发-凝聚传质和扩散传质,液相烧结中的流动传质和溶解-沉淀传质,液相烧结的特点,各种传质过程特点与相应的公式,晶粒生长与二次再结晶,影响烧结的因素。
熟悉:烧结的概念与模型,烧结过程的推动力,固态烧结中的蒸发-凝聚传质和扩散传质,液相烧结中的流动传质和溶解-沉淀传质,各种传质过程特点与相应的公式,晶粒生长与二次再结晶。
参考书目(仅供参考):
[1] 张其土.无机材料科学基础[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 宋晓岚,黄学辉.无机材料科学基础[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 曾燕伟.无机材料科学基础[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