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学2025年初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一》考研大纲
资讯来源:佛山大学研究生处学生办
责任编辑:马小萄
发布时间:2024-08-30 16:58:00

佛山大学 202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一

一、考查目标

《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农业生态学、植物学、植物育种学课程。要求考生掌握农业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植物形态解剖和分类的基本知识,以及植物育种的原理与方法,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试卷结构

(一)试卷内容结构

《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农业生态学、植物学、植物育种学

课程,每门课程 50 分,共 150 分。

(二)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占总分的 20% 左右

填空题:占总分的 20% 左右

简答题:占总分的 30% 左右

论述题:占总分的 30% 左右

三、考查范围

(一)农业生态学

1.了解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农业生态学的特点和应用;

2.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基本概念,生态作用与生态适应的基本规律,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生物的生态效应;

3.掌握生物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种群的数量动态和调节,以及生物种间相互作用;

4.掌握群落的概念、组成与结构,环境梯度和群落分布,群落演替(生态

演替),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农业生物群落及其演替特征;

5.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结构、功能和类型,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6.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动,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

7.掌握各类农业形态的生态特征,更替农业出现的背景及其特点;中国传

统农业的生态合理性,中国的生态农业,以及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二)植物育种学

植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育种目标与种质资源、引种规律、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回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育种、品种登记、品种审定和品种保护等。总体了解植物进化与遗传改良、育种学发展过程及其成就;了解诱变育种、远缘杂交、倍性育种中的基本概念,了解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的意义和原理及主要方法。

1.“植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考核重点:繁殖方式的类型;天然异交率的测定方法;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作物品种的类型及其育种特点。

2.“育种目标与种质资源”考核重点:现代农业对品种的要求及实现这些要求的可能途径;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性;种质资源的类型;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和鉴定方法。

3.“引种规律”考核重点:低温长日性作物不同纬度和不同海拔引种后生长变化规律,高温短日性作物不同纬度和不同海拔引种后生长变化规律。

4.“选择育种”考核重点: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纯系育种程序、混合选择育种程序、改良混合选择育种。

5.“杂交育种”考核重点:杂交育种的指导思想;杂交亲本的选配原则;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

6.“回交育种”考核重点:杂交育种的意义;质量性状基因的回交转育。

7.“杂种优势利用”考核重点: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自交系的选育和改良方法;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8.“分子育种”考核重点:作物转基因育种的程序;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需具备的条件。

9.“品种登记、品种审定和品种保护”考核重点: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审定、登记的区别。

(三)植物学

对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有基本认识,对植物分类学的原理、原则以及植物的进化有一定的了解,能识别与鉴定常见植物。

1.植物细胞和组织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植物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及特点,掌握种子植物组织的类型及特点。

2.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掌握种子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结构特点,掌握茎生长变粗过程中形态与结构的变化,掌握叶的基本结构及不同生态环境下叶在形态、结构与功能上的适应性变化。

3.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了解花的构成,掌握花药和花粉粒的结构、了解小孢子和成熟花粉粒的形成过程,掌握子房和胚囊的结构、了解大孢子和成熟胚囊的形成过程,掌握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掌握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过程、种子的结构和果实的主要类型。

4.被子植物的分类学知识

掌握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掌握被子植物的形态术语,熟悉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掌握重点科及其相关科的特征(如:木兰科、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蔷薇科、芸香科、大戟科、桑科、菊科、兰科、禾本科、百合科等)。

参考书目:

[1] 骆世明主编. 农业生态学(第三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7.

[2] 景士西. 园艺植物育种学 [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2.

[3] 强胜. 植物学(第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原文网址:https://www.fosu.edu.cn/yanjiusheng/zsgz/zsdt-zsgz/14895.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免费直播
复试概述综合面试复试英语
  关注我们
扫码下载APP 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备考信息
扫码添加学习顾问 1V1报考指导领取学习干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