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教学系统设计
一、考查目标
1 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
2 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初步具有应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3 能够熟练地运用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进行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1 教学系统设计概论,20%;
2 教学目标分析,30%;
3 学习者特征分析,20%;
4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15%;
5 学习环境设计,5%;
1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6 教学评价,10%。
(四) 试卷题型结构
题型主要有简答题和综述题,各小题分值根据题目考察内容和难度设定。
三、考查范围
(一)教学系统设计概论
1 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2 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3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教学目标的含义
2 教学目标的功能
3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4 教学目标分析的方法
5 教学目标阐明的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学习者认知能力分析
2 学习者认知结构分析
3 学习者特定知识基础和能力分析
4 学习动机激发
5 学习风格分析
(四)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1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2 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3 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五)学习环境设计
1 学习环境的内涵
2 物理学习环境设计
3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4 学习资源、认知工具的设计与开发
5 人际学习环境设计
(六)教学评价
1 教学评价的内涵
2 教学评价的功能
3 教学评价的分类
4 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方法
参考书目:
[1] 何克抗 主编.教学系统设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二版.
佛山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教育传播学
一、考查目标
1 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
2 了解教育信息传播的基本过程、模式、通道、媒体、环境、效果等;
3 能够熟练地运用教育传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以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1 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1 教育传播学概述,30%;
2 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20%;
3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15%;
4 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15%;
5 教育传播中的师生和环境,10%;
1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6 教育传播中的效果,10%。
(四) 试卷题型结构
题型主要有简答题和综述题,各小题分值根据题目考察内容和难度设定。
三、考查范围
(一)教育传播学概述
1 教育传播学的概念
2 教育传播的构成要素
3 教育传播学的性质
4 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
1 教育传播的过程
2 教育传播的模式
(三)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
1 教育信息来源和特点
2 教育传播符号
(四)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
1 如何保持教育传播通道畅通
2 教育传播媒体功能特性
(五)教育传播中的师生和环境
1 教育传播中师生角色和行为
2 教育传播环境
(六)教育传播中的效果
1 教育传播效果的内涵
2 教育传播效果的优化
参考书目:
[1] 南国农等 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佛山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教育技术学
一、考查目标
1 理解和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信息化教学实践;
3 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 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
(二)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 试卷内容结构
单选题: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30分;
综述题:8小题,共120分,每小题分值根据题目考察内容和难度设定。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大致为:
1.教育技术概述,40 分;
2.学习资源与教学环境,20分;
3.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40 分;
4.教育技术研究方法,20 分;
5.教育技术应用与评价,30 分。
(四) 试卷题型结构
(说明:以上题型及分值分配仅作参考,根据需要可作调整。)
三、考查范围
1 教育技术概述
1.1 教育技术的概念与内涵。
1.2 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包括学习理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传播学、系统科学理论。
1.3 教育技术发展历史。
1.4 教育技术发展前沿与热点。
2 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
2.1 教学媒体,包括教学媒体的概念、分类与功能特性。
2.2 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资源的概念、分类、设计与开发。
2.3 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常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规划、设计与应用。
2.4 现代教育新媒体、新技术与新装备。
3 教学过程与教学系统设计
3.1 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
3.2 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理论与模式。
3.3 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3.4 教学系统设计应用与案例分析。
4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4.1 研究方法的含义与分类。
4.2 数据资料收集、处理、分析的模型、工具、方法。
4.3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内容分
析法、质的研究方法、基于设计的研究、社会网络分析法等。教育技术应用与评价
5.1 信息化教学手段、工具与平台的应用,包括在线课程与学习平台、AI
教育工具、可视化工具、媒体加工与处理工具、统计分析工具等。
5.2 教育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5.3 教学评价的概念、功能与类别。
5.4 常用的教学评价技术。
参考书目:
[1] 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谢幼如,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3] 黄荣怀等.教育技术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佛山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信息技术教育
一、考查目标
1 理解和掌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2 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并掌握教材分析思路与方法;
3 能够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与学案。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1 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概论,20%;
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40%;
1 闭卷、笔试
3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40%。
(四) 试卷题型结构
题型主要有简答题、综述题和案例分析,各小题分值根据题目考察内容和难
度设定。
三、考查范围
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概论
1.1 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课程标准。
1
(三)试卷内容结构
1.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特点、要素、模式及流程。
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前端分析
2.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与教学内容。
2.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分析思路与方法。
2.3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者特征与发展需求分析。
3 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过程与环境设计
3.1 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设计。
3.2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方法、情境与活动设计。
3.3 信息技术学习环境、资源与工具设计。
3.4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设计。
4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参考书目:
[1] 王佑镁,李伟 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刘景宜.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